時至立夏,萬物繁茂,,廣東的荔枝又紅了,。你無法想象,,廣東人對夏天的荔枝有多么執(zhí)著,,就連川漢子蘇軾來到廣東,,品嘗到荔枝后,,也不禁想留下來,,“長作嶺南人”。
鮮紅欲滴,、晶瑩剔透的荔枝,,自帶甜蜜的誘惑。一年中上市不到2個月,,它甜蜜又克制,,因而顯得彌足珍貴。每逢荔枝季,,人又長大一歲,,它帶給人的撫慰恰到好處。
廣東荔枝鮮紅欲滴,、晶瑩剔透,。
從最初嶺南一隅的小眾水果,到皇親貴胄,、文人騷客的爭相競逐,,再到走出國門、沖向世界,,荔枝成了廣東乃至中國人記憶中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廣東荔枝正如迷人的明珠,向世界展示著獨特的光芒,。
海山仙子:兩千年的詠嘆
“海山仙人絳羅糯,,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不知天公有意無,遣此尤物生海隅,?!?/strong>這是“大吃貨”蘇軾在惠州第一次吃到荔枝的體驗,他把荔枝比作海山仙人,,紅紗般的內(nèi)皮,,瑩白如玉的瓢肉,無須楊貴妃的欣賞,,自是傾城傾國,。
如此尤物,自是逃不過歷代帝王的法眼,。漢武帝非常喜愛荔枝,,破南越后,在上林苑蓋起了扶荔宮,,連年移植大批荔枝,,可惜都沒有成功。為此,,還殺了數(shù)十個種植管理的官員,。后世的唐玄宗和楊貴妃對荔枝的喜愛,自不必提,。宋徽宗趙佶也曾在禁苑中種植荔枝,他還寫下一首《宣和殿荔枝》,,稱贊荔枝是“玉液乍凝仙掌露,,絳苞初結(jié)水晶丸,。酒酣國艷非朱粉,風泛天香轉(zhuǎn)蕙蘭,?!?/p>
歷朝歷代的文人無不稱頌荔枝。南北朝的劉霽說,,“叔師貴其珍,,武仲稱其美。良由自遠致,,含滋不留齒,。”流放嶺南的張九齡寫了篇《荔枝賦》,,稱其為“味特甘滋,,百果之中,無一可比,?!睆拇耍笾Ρ灰暈椤肮兄酢?。白居易觀察入微,,稱贊荔枝是“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潤勝蓮生水,,鮮逾橘得霜?!碧K軾的弟弟蘇轍,,面對荔枝干,仍感嘆“紅消白瘦香猶在,,想見當年十八娘”,。
荔枝被眾多文人墨客吟誦,,以“荔枝”為主題的繪畫作品層出不窮,。
如人一樣,廣東荔枝也是命途多舛,、幾經(jīng)沉浮,。從西漢到中唐,嶺南荔枝占據(jù)著首要位置,但中唐以降,,地位受到四川,、福建兩地荔枝的挑戰(zhàn),“閩粵荔枝孰優(yōu)孰劣”爭論千年,。清朝之后,,嶺南文化興盛,有著使命感的廣東士人創(chuàng)作了系列《荔枝詞》《荔枝譜》,,重奪了嶺南荔枝的話語權(quán),。康熙年間,,廣東增城掛綠取代新興香荔的王者之位,,成為天下第一荔。
增城掛綠被譽為“天下第一荔”。
今天的廣東是中國荔枝主產(chǎn)區(qū),,產(chǎn)量和面積超過全國的一半,,占世界荔枝的三分之一。一些外國學者的文章將廣東稱作“荔枝王國”,。所謂“世界荔枝看中國,,中國荔枝看廣東”,實至名歸,。
高州根子貢園,。
“勵志”,,不僅是諧音梗
荔枝,勵志,。雖然是諧音梗,,但荔枝的確是種非常勵志的水果。
與香蕉,、菠蘿等熱帶水果不同,,荔枝是厚積薄發(fā)的。蘇軾說,,“荔實周天兩歲星”,。意思是,荔枝樹種下去,,要等到歲星運行兩周天即24年才能結(jié)果,。當然了,,現(xiàn)在的荔枝采用高枝壓條法、嫁接法等,,大大縮短了荔枝生產(chǎn)進程,,但較其他水果,,仍需要較長的年份才能開花,、結(jié)果。
茂名荔枝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
與現(xiàn)在流行的“躺平族”不同,,荔枝樹是長壽勤奮的,,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樹依舊可以生機勃勃、果實累累,。在茂名高州市根子荔枝貢園,,有39株超500年的古荔枝樹,其中9株樹齡超過千年,,依然枝繁葉茂,,年年碩果累累。增城荔城鎮(zhèn)掛綠廣場有一株掛綠母樹,,400多年樹齡,,枝繁葉茂,其他100多株掛綠,,都是它的子孫,。掛綠母樹的荔枝十分珍貴,曾創(chuàng)下單顆55.5萬元的拍賣天價,。
茂南祿段貢園中的古荔枝樹心被掏空仍屹立不倒,古老滄桑卻又生機盎然,。
高州根子貢園中的一棵古荔枝樹,僅剩半邊軀干仍頑強生長,。
根子貢園里的“荔王”荔枝樹已有800年樹齡。
與嬌滴滴的葡萄,、草莓不同,,荔枝樹是堅韌頑強的。廣州白云區(qū)科甲水村風水塘邊,,有20多棵荔枝樹,。當?shù)卮迕穹Q,這些荔枝樹有80多年歷史,。1938年,,日軍轟炸廣州時,科甲水村被狂轟濫炸了一天,,但荔枝苗們卻活了下來,。時至今天,每年荔枝成熟,,村民們一起摘荔枝,,“分甘同味”。
廣東荔枝,,朝氣蓬勃,,圖為高州根子貢園“五代同堂”古荔。
人生何嘗不像荔枝樹,?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夏日不會來臨。用心靜待,,總會等到那顆最甜美,、最新鮮的荔枝。
無可救藥的樂天派
在詩人的筆下,,荔枝總是那么閑適,、愜意。大抵因為它帶給人們的是快樂,,荔枝的甜蜜可以讓人暫時忘卻紛爭和苦惱,,治愈失意的詩人們的心。
白居易在《荔枝樓對酒》中說,,“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荔枝樹下,一把凳子,,一張茶幾,,聽著蟬鳴,聞著茶香,,望著滿樹鮮紅欲滴的荔枝,,隨手薅下一把,好不快活,。
蘇軾被貶居惠州時,,“謫居窮寂”。彼時的他,,已近花甲之年,垂老投荒,。第二年三月四日,,蘇軾游覽了當?shù)刂臏恢挥X走到荔枝浦上,,看到滿樹的荔枝,,不免心動。當時荔枝尚未成熟,,一位85歲的老人家與他相約,,等到荔枝熟了,把酒言歡,。
一個多月后,,蘇軾終于吃上了期盼已久的荔枝。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中,,他把荔枝贊美到旁人難以攀緣的高度,,感慨世上竟有此等妙物?!叭碎g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那一刻,,他終于被治愈了,!忘卻朝堂的斗爭,如同猿猴投林,、疲馬卸鞅,,自由自在,“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在廣東,,蘇軾實現(xiàn)了荔枝自由,“日啖荔枝三百顆”,。荔枝治愈了這位“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也給嶺南荔枝注入了樂天的靈魂。其實,,蘇軾就是世上最甜美的“荔枝樹”,,雖經(jīng)千年,仍給后人以光芒和溫暖,。
吃著荔枝長大的廣東人,,仿佛擁有快樂密碼。不管遇到什么事,,總是那么氣定神閑,、樂觀豁達。2021年5月,,廣州遭遇新冠疫情,,當“1號病例”郭阿婆的流調(diào)出來后,網(wǎng)友調(diào)侃“阿婆的軌跡,,堪稱地道老廣飲茶地圖”,,畫風一時走偏。就連排隊接種疫苗,,廣東人也忘不了搞笑,,出現(xiàn)“人字拖排隊”等畫風奇特的方式,看得人直樂,。
荔枝融入廣東尋常百姓的生活,。
吃著荔枝長大的廣東人,仿佛擁有快樂密碼,。
就連荔枝的品種名字,,也透露著廣式幽默。什么尚書懷,、大將軍,、小將軍、十八娘,、孩兒拳,、狀元紅……有的干脆以人名命名,,如譚世祥。
甜蜜,,治愈而又克制
初嘗荔枝的人,,往往會驚嘆道,世上怎么會有如此甜蜜,、好吃的水果,!有種叫白糖罌的荔枝,一聽名字就知道,,甜得像一個裝滿白糖的瓶子,。
1961年,現(xiàn)代作家,、散文家楊朔來到廣州從化,,看到漫山的荔枝樹,品嘗香甜的荔枝蜜后,,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荔枝蜜》,。沒吃到鮮荔枝的他說,“荔枝也許是世上最鮮最美的水果,。”
廣東人骨子里帶著浪漫,,化“520”為“我愛荔”,,把荔枝作為愛意的表達。除了諧音梗,,還因為一千多年前,,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段浪漫愛情故事,久而久之,,“妃子笑”成為荔枝品種之一,。但楊貴妃吃到的荔枝,并不是最好的,。增城的晚荔才是佳種之一,。有一年,蘇軾沒吃到增城荔枝,,便有了“空寓嶺表”之嘆,,意思是白來了廣東。
在潮汕和閩南地區(qū),,流傳的“陳三五娘”的傳說,,也與荔枝有關(guān)。書生陳三送兄嫂到廣南赴任,,路過潮州,,在元宵燈市與五娘邂逅,,互相愛慕。幾經(jīng)波折,,兩人終成眷屬,。在傳說中,五娘為表心意,,投下荔枝,,與陳三定情。從此,,荔枝在潮汕和閩南地區(qū)成為美好愛情的象征,。
廣東人很樂于分享這份甜蜜。蘇軾在惠州第一次吃到荔枝,,便是應(yīng)那位85歲老農(nóng)的“攜酒來游”之約,。邀請他共享荔枝的,還有各種文友,、和尚,、道士等等。在“絕甘分珍”中,,他壓抑悲憤的情感得到了釋放,。近年來,“廣東喊全球吃荔枝”著實火了一把,。荔枝,,不只是廣東的,也是世界的,。
荔枝是嶺南四大佳果之首,,也是廣東人的鄉(xiāng)愁寄托。不只是廣東的荔枝品種最多,、規(guī)模最大,、產(chǎn)量最高,更是荔枝深刻烙印在每個廣東人的記憶中,,給人以甜蜜治愈,。
讓生活慢下來,當疲倦時,,不如停下來,,喝喝茶,吹吹風,,啖一顆荔枝,,過一個夏日。沒有什么事情,是一顆荔枝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顆。蘇軾說,,“此間有甚么歇不得處,?”在荔枝面前,此間又有何過不去的呢,?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云間。時光如流,,愿你一年一年都吃上廣東荔枝,。
【記者】王磊
【圖片】南農(nóng)攝影組
【來源】南方農(nóng)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