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至今,,生豬行情經歷了過山車般的波動,,不論是巨頭豬企還是中小養(yǎng)戶都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在本輪豬周期中,,豬業(yè)龍頭企業(yè)的表現尤其受到行業(yè)關注,。近期,,農財寶典·新牧網編輯部策劃《中國豬業(yè)龍頭觀察》系列報道,聚焦國內龍頭豬企,,觀察特殊時期它們面臨哪些機遇與風險,,有哪些獨特的應對策略。
尊重豬就是尊重自己,,崇拜豬就是崇拜自己,。這是《拜豬文》中的一句話。據說每個進入牧原的員工,,都需要熟讀并背誦這篇文章,。
牧原對養(yǎng)豬的尊重,不僅停留在書面上,。牧原股份30年來專注養(yǎng)豬,,不斷發(fā)展壯大,從22頭母豬開始,,到全國出欄第一,。僅2013-2021年,牧原的生豬出欄量便從130.68萬頭增長至 4026.3萬頭,,增長了30倍,。
過去的2021年是本輪豬周期的底部?!氨娙司尢?,牧原獨贏”的現象也導致市場對牧原的非議聲不斷。近日,,牧原股份收到了深交所針對公司2021年年報的問詢函,,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包括貿易和屠宰等業(yè)務收入暴增數倍的原因、大額關聯采購的合理性,、豬價大跌卻未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等在內的六大問題,。
一時間,行業(yè)議論紛紛,。
現狀:風口浪尖上的龍頭老大
牧原股份始創(chuàng)于 1992 年,,2014 年在深交所上市,。經過30年發(fā)展,公司已建立起集飼料加工,、種豬選育,、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yǎng),、屠宰肉食于一體的豬肉產業(yè)鏈,。2021年牧原出欄生豬4026萬頭,出欄量名列全國第一,。目前,,牧原在全國布局230家養(yǎng)殖子公司、22 家屠宰子公司,,生豬養(yǎng)殖產能超7000萬頭,,生豬屠宰產能2200萬頭,是國內養(yǎng)豬業(yè)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然而,,龍頭企業(yè)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一路走來,,牧原的成長伴隨著掌聲與罵聲,。牧原憑一己之力快速推動了中國養(yǎng)豬業(yè)的集約化和規(guī)模化發(fā)展進程,,維護了“豬糧安天下”的愿景,。但也有聲音認為,牧原的瘋狂擴張,,改變了中國養(yǎng)豬業(yè)的基本面,讓中小豬企“無路可走”,,也打亂了行情,。
時間回撥到本輪豬周期的開端。2018年8月,,中國報告首例非瘟案例,,隨后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全國。養(yǎng)豬巨頭無可避免受到疫情沖擊,。牧原采取自繁自養(yǎng)一體養(yǎng)殖模式和優(yōu)秀的防非策略,,保住了20多年的發(fā)展碩果。
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的出欄量及凈利潤首次超越溫氏股份,,成為行業(yè)第一。行業(yè)驚呼,,養(yǎng)豬業(yè)“新王”誕生,。由此,,人們也開啟了關于牧原采用的自繁自養(yǎng)的一體化產業(yè)鏈模式與溫氏采用“公司+農戶”模式誰更好的討論。
非瘟帶來的是“超級豬周期”的狂歡,。當行業(yè)還沉浸在對行情繼續(xù)沖高的遐想時,,2021年春節(jié)過后,全國豬價開始迅速走低,,并在低位震蕩,。隨著豬價進入寒冬,豬企紛紛進入深度虧損,。但在這時,,人們驚奇地發(fā)現,牧原股份卻逆勢實現了巨額盈利,。根據年報數據顯示,,牧原股份2021年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69.04億元。
一時間,,“牧原財務造假”的質疑聲鋪天蓋地而來,。雪上加霜的是,牧原一季報顯示,,公司前3月凈虧損51.8億元,,為上市豬企四強之最。5月18日,,牧原股份收到深交所針對公司2021年年報的問詢函,,被要求就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貿易和屠宰等業(yè)務收入暴增數倍的原因,、大額關聯采購的合理性,、豬價大跌卻未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固定資產等未計提減值準備的原因及合理性等6大問題進行說明,。作為行業(yè)龍頭的牧原,,突然身陷風暴中心。
質疑:財務狀況爭議大,,官方稱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有行業(yè)人士提出,,牧原的全產業(yè)鏈模式,風險和收益都在放大,,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是無法挽回的。面對深交所的問詢,,不少人也好奇,,目前牧原的財務狀況究竟如何?
2020年以來,,牧原股份資產負債率持續(xù)上升,。截至2021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1.3%,,同比增加15.21%;2022年一季度末,,牧原資產負債率進一步上升至65.2%,,是上市以來最高點。
生豬行業(yè)資深投資人士梁仲冰認為,,牧原確實在經歷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但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證據證實牧原財務造假。2021年牧原之所以能逆勢盈利,,很大概率是因為豬只銷售的結構差異和出欄時間差異導致的,。牧原確實是把握出欄時機的高手,去年上半年,,牧原通過出售仔豬,、加快出欄等手段,實現了95億元的盈利,。但策略再好,,也無法打破行情低谷的束縛。去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牧原分別虧損8.2億元及18億元,,可以說,去年牧原的盈利全靠上半年打下的基礎,。
有證券從業(yè)人士向記者透露,,財務粉飾普遍存在于各大上市公司的財報當中,但這與造假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從行業(yè)整體情況來看,,2021年行業(yè)整體負債率大幅上升,牧原的資產負債率在行業(yè)中并不算特別夸張,。而牧原去年雖然盈利,,但同比也已經大幅下降了,整體來看財報數據是合理的,。
那么今年第一季度豬價并未回穩(wěn),牧原卻一直加大出欄,,這是出于什么原因,?
杭州某新銳動保企業(yè)董事長曾強表示,牧原前4月出欄超2000萬頭生豬,,其實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他提出,,生豬是周期性很強的商品,,到時間了就需要出欄,,過度的壓欄只會徒增成本。牧原在第一季度的集中出欄只能說明它半年前對行情預判比較樂觀,,出于對自身生產水平的信心,,加上資本的加持,使得牧原的養(yǎng)殖策略更為冒進,。目前牧原應該也只是按節(jié)奏出欄,。
也有行業(yè)人士認為,這是牧原在用資本換市場,。記者從年報獲悉,,牧原預計2022年出欄生豬5000萬頭至5600萬頭。按最低的5000萬頭來算,,平均下來每季度牧原要賣豬1250萬頭以上,,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牧原2018年的全年出欄量。目前來看,,即便按照頂格目標5600萬頭計算,,牧原當前的出欄完成率也達到了24.7%。如果按照全國正常出欄6.9億頭豬估算,,假如牧原順利完成出欄目標,,它將占據全國8%左右的市場份額。
但牧原當前確實還有令人存疑的地方,。
一是公司的資產未計提跌價準備,,是否合理?
近期牧原在回復投資者問題時曾闡述公司相關政策,。牧原表示,,對于消耗性生物資產,有確鑿證據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災害,、病蟲害,、動物疫病侵襲或市場需求變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資產的可變現凈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按照可變現凈值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消耗性生物資產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年度終了,,公司對生產性生物資產進行檢查,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產性生物資產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按照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計提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準備,。
有行業(yè)人士認為,對于“生產性生物資產”,假如預計種豬淘汰前產生的效益低于成本或者準備提前淘汰,,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對于“消耗性生物資產”,假如預計未來銷售收入有可能低于成本,,計提減值損失是負責任的作法,。而去年年底,新希望,、正邦,、溫氏等養(yǎng)殖巨頭都紛紛在去年年報中都對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牧原在豬價下行趨勢明顯時仍未計提跌價準備,,確實不是常見的做法,。
二是公司近三年供應商集中度較高,是否合理,?
年報顯示,,公司報告期內對前五名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為334.86億元,占年度采購總額比例為31.47%,,而關聯方采購的占比為16.68%(折合金額大約177億元),。公司2019年、2020年對前五名供應商合計采購金額占年度采購總額比例分別為26.08%和34.87%,,關聯方采購的占比分別為19.25%和23.04%,。這在各大養(yǎng)豬企業(yè)中也算是較高的比例,且看牧原如何回復深交所的問詢,。
所有的質疑歸結到一點,,牧原的資金緊張嗎?
梁仲冰認為,,近幾年的擴張確實為牧原帶來不小的資金壓力,,但在豬價逐步回溫的前提下,牧原的現金流應該問題不大,。在一季度均價為6.67元/斤的情況下,,牧原已經幾乎實現經營現金流平衡,而當前豬價正在逐步回溫,,保持目前債務情況下,,牧原接下來可以做到“不失血”。
5月20日,,牧原股份召開2021年股東大會,,會上秦英林表示,現金流這一塊大家不用擔心,,現在最難的時候已經過了,,四月份現金流就為正,五月份是凈流入,,下半年豬價肯定會高于上半年,,大家不要為這個擔心。
牧原財務負責人高瞳在股東大會上表示,,牧原調研了解到市場上的生豬確實少了,,豬價有所回升,5月份的賣豬收入有所上漲,,是對現金流的緩解,。目前公司的經營現金流穩(wěn)健,四月份經營現金流已經是正的,,五月的經營現金流也是凈流入,。
牧原此前曾表示,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161.16億元,,比年初有所增加,能完全滿足日常生產經營,,1-4月,,經營性現金流基本持平。據了解,,目前牧原的融資渠道多為銀行,,資金使用成本較低,一季度末,,未使用的銀行授信余額在200億元左右,。
優(yōu)勢:三大有利要素降低造肉成本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牧原的養(yǎng)殖的真實水平如何,?記者與行業(yè)人士進行了交流。
要衡量一家豬企的養(yǎng)殖水平,,造肉成本是最直觀的指標,。對很多豬場來說,8元—9元/斤是成本線,。根據一季報數據顯示,,牧原目前生豬養(yǎng)殖完全成本略低于8元/斤,去年年底更是達到過7.5元/斤的完全成本,。當前牧原銷售的種豬完全成本在1700元/頭左右,,銷售的仔豬完全成本380元/頭左右??梢哉f,,牧原的完全成本一直處于行業(yè)領先水平,。但它的數據可信嗎?廣東某大型養(yǎng)殖公司負責人李牧表示,,牧原的成本是正常的,,主要得益于它全產業(yè)鏈自繁自養(yǎng)的生產模式。如果控制得當,,別的公司也能做到,。
具體來看,牧原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
首先,,飼料成本具有優(yōu)勢。要知道,,養(yǎng)殖的最大成本就是飼料成本,,為了降低飼料成本,牧原在早期便成立了自有的飼料廠,。經過多年的沉淀,,牧原在飼料的產量和技術都走在了行業(yè)的前列。2021年全國飼料產量2.93億噸,,其中有6家企業(yè)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牧原赫然在列。據知情人士透露,,牧原有專職團隊觀察拍賣市場,,采購飼料原料,以降低飼料成本,。同時,,牧原具有比較先進的飼料配方技術。據了解,,牧原集團在2000年便開始推行低蛋白日糧技術,。秦英林曾在公開演講中介紹,2020年全年牧原豆粕用量占比9.8%,,而當時行業(yè)豆粕的用量占比約為17.7%,,牧原的低蛋白日糧技術遠遠領先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其次是母豬的數量與質量優(yōu)勢,。能繁母豬是生豬行業(yè)的核心資產,。在最近一個豬周期過程中,牧原的能繁母豬存欄量突飛猛進,。據牧原股份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末牧原母豬存欄量達283萬頭,是2018年末的4倍有余,,占了全國年末存欄母豬的6.5%,。而牧原也在不斷淘汰落后產能,,以保證生產效率。最新數據顯示,,牧原目前能繁母豬存欄在260萬頭左右,。
李牧認為,得益于自繁自養(yǎng)的養(yǎng)殖模式,,牧原在母豬的選用上具有更強的優(yōu)勢,母豬結構更好,,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較大的幫助,。牧原股份表示,正常情況下,,行業(yè)中的三元商品豬會使用杜洛克公豬做商品代雜交,,牧原堅持的二元輪回育種體系通過高強度、大樣本的持續(xù)選育保留了生長速度快,、繁育能力好等有利遺傳性狀,。2021年,牧原種豬的窩均活仔數穩(wěn)步提高,,年均提升1.2頭,。公司目前PSY約為 24,MSY約為 2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是養(yǎng)殖過程中的生產管理優(yōu)勢。牧原年報顯示,,公司建立起防病,、防臭、防非瘟的“三防”豬舍,,并嘗試“樓房養(yǎng)豬”,,建設高度智能化的綜合體豬舍。牧原表示,,在育肥階段,,根據豬舍條件及人員熟練程度,公司1名飼養(yǎng)員可同時飼養(yǎng)2400—3600頭生豬,。去年4月份,,牧原曾公布數據,其超級養(yǎng)殖場育肥日增重達 1098克,,料肉比低至 2.32,,育肥成活率高達98.9%,養(yǎng)殖完全成本低至約5元/斤,。優(yōu)秀成績有望復制推廣,。
“養(yǎng)豬太難了,,哪有這么容易?我們自己的徒弟培養(yǎng)(兩年)還不容易教會,,不是看幾眼就能學會了,。”秦英林在2021年牧原股份股東大會上也曾表達牧原的養(yǎng)殖優(yōu)勢還比較明顯的觀點,。
梁仲冰表示,,目前牧原的自繁自養(yǎng)場在防非、降本增效方面有天然的優(yōu)勢,。得益于自繁自養(yǎng),、機械化程度高等特點,牧原的豬場可以比較好地貫徹實施有效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同時還能保證養(yǎng)殖數據收集的及時性,,幫助公司及時調整養(yǎng)殖技術方案。
未來:降本增效是關鍵,,屠宰端或成新的增長點
作為行業(yè)龍頭,,牧原的一舉一動都深受關注,那么牧原接下來可以從哪些地方繼續(xù)突破,?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jiān)林國發(fā)認為,,企業(yè)間的優(yōu)勝劣汰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上市豬企的競爭早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生豬行情固然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但企業(yè)要長期健康發(fā)展,關鍵在于做好生豬養(yǎng)殖的成本管理,,提高養(yǎng)豬效率,,只有能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做到少虧或者不虧,才可能穿越豬周期底部,,迎來下一個紅利期,。
牧原當前最核心的目標依然是降本增效。牧原稱,,公司將成本下降的關注重點聚焦在保育,、育肥等優(yōu)化空間更大的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牧原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 3,、4 月份的生豬養(yǎng)殖完全成本較今年 1、2 月份有所下降,,目前略低于8元/斤,。未來將通過多方面措施提升養(yǎng)殖效率與生產成績。一是持續(xù)梳理管理問題并強化一線生產的技術標準,、措施的執(zhí)行與落地,;二是在核心團隊與關鍵崗位上實施更加嚴格的管理考核,,提升人員能力,優(yōu)化人崗匹配程度,。牧原表示,,2022年階段性最低目標成本7元—7.25元/斤。
梁仲冰認為,,牧原還可以繼續(xù)發(fā)展下游屠宰產業(yè),,他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目前市場成熟的屠宰企業(yè)每頭豬獲利約50元的數據來看,,牧原如果能完成5600萬頭的生豬屠宰,,屠宰端便可實現約28億元的利潤。
秦英林在股東大會上介紹,,目前牧原屠宰產能已超2200萬頭,現在一天屠宰銷量2萬頭左右,,未來銷售跟上,,一天屠宰量可以達到4萬頭,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或將實現盈利,。牧原表示,,公司將通過提高屠宰廠運行效率、提升產能利用率,、拓寬銷售渠道,、優(yōu)化銷售結構、降低生產成本等多種措施,,支撐公司2022年屠宰業(yè)務實現盈利,。今年全年生豬屠宰目標在1000萬頭以上。
【統籌】彭進 吳昊暉
【記者】黃子民
【來源】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新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