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體育是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改善群眾精神面貌,,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引擎和重要抓手,。廣東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yè)和文化等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均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具有廣東地方特色的鄉(xiāng)村體育運動項目尤為令人青睞,,陽江風箏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風箏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在風箏文化的不斷傳承積淀中,,形成了“北有濰坊,南有陽江”的趨勢,。每逢金秋時節(jié),,廣東省陽江市的公園草坪上便布滿了放風箏的人群,天空中各式各樣的風箏爭奇斗艷,,蔚為壯觀,。
“在陽江,人人都愛放風箏”
風箏又名紙鳶,,最初用于傳遞軍情,,后流行于民間,,成為一項民間運動并延續(xù)至今。風箏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品之一,,陽江風箏更是我國風箏流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傳在1400多年前,陽江就有放飛風箏的記載,。面??可降年柦瓡缫斑|闊,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使得陽江處處是天然的放飛場,。
“我國風箏有‘南鷂北鳶’之分,,陽江風箏就是‘南鷂’的代表?!睆V東省風箏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副秘書長陳永雄告訴記者。陽江風箏以造型別致,、工藝精巧,、繪制精美、色彩鮮艷,、神形兼?zhèn)涞忍攸c屹立風箏界,,靈芝風箏、百足風箏,、崖鷹風箏等造型風箏是陽江風箏的代表作,,其中靈芝風箏還被評為“世界十絕風箏”。
陽江民間歷來有重陽節(jié)登高放風箏的傳統(tǒng)習俗,,民謠詩詞中早有“九月重陽考鷂高”“紙鷂參差萬影交”的盛況描繪,。以前,每逢金秋時節(jié),,陽江處處可變成天然風箏放飛場,,放飛場成為少年兒童戶外體育運動的樂園,放風箏也成為陽江民間最興盛的體育賽事之一,。
從古時邑民自發(fā)的“重陽登高”“辟邪祈?!保郊那閲┟癜?、風調雨順的愿望,,陽江風箏拼搏向上、鍥而不舍的風箏文化逐漸演變成陽江的人文精神,?!霸陉柦?,幾乎人人都會扎風箏,,人人都愛放風箏,。”陳永雄說,。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悠久的運動傳統(tǒng)奠定了陽江在風箏界的地位,。1993年,中國風箏協(xié)會正式命名陽江為“全國風箏之鄉(xiāng)”,,2007年,,陽江風箏被列為廣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1992年至今,,陽江共舉辦了20多屆風箏節(jié)或邀請賽,,2017年,由中國農民體育協(xié)會主辦,、廣東省農民體育協(xié)會承辦的2017“放飛夢想”全國農民風箏大賽在陽江舉行,,來自全國17個省(區(qū),、市)的鄉(xiāng)村,、農民合作社和農業(yè)企業(yè)的19支隊伍近200人參賽。大賽同期還舉辦了陽江市風箏文化節(jié),,使農民體育賽事的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陽江風箏要飛得更高更遠”
“目前,陽江風箏共有省級制作傳承人3人,,市級制作傳承人9人,,每位傳承人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标愑佬劢榻B到,。以陽江風箏項目省級傳承人阮權為例,他擅長制作的就是靈芝風箏,。風箏制作世家出身的阮權自8歲開始跟隨祖父,、父親學習風箏制作,至今已有50多年的風箏制作和放飛經驗,。又如省級傳承人梁治昂近年專注于傳承創(chuàng)新,,結合五一勞動節(jié)、建黨拜年等重大節(jié)慶制作主題風箏,,尋求新突破,。
然而,陽江風箏的制作工藝復雜,、要求嚴格,,“扎、糊、繪,、放”四種手工藝需樣樣精通,,如今的年輕人少有耐心去學習,而一些用料簡單,、成本低廉的現代設備生產的風箏盛行,,更使陽江風箏傳統(tǒng)制作技藝的傳承發(fā)展受到嚴重沖擊,亟待加以扶持和保護,?!瓣柦L箏近幾年的發(fā)展勢頭非常好,不論在競技體育還是民眾普及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濰坊風箏發(fā)展相比,,在保護、建設,、利用等方面還有進步空間,。”陳永雄說,。
致力于傳承風箏文化,,陽江已經行動。在陽江市風箏協(xié)會的努力下,,全市30多所學校建立了“陽江風箏制做技藝傳習所”和陽江風箏傳承人工作室,,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民間手工技藝和運動。2019年7月,,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yǎng)項目“陽江風箏技藝傳承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在陽江開始實施,,這對于風箏技藝的提高,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廣東省風箏協(xié)會還積極推進陽江風箏參與各類活動和展會,。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系列活動暨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封開站啟動儀式上,陽江風箏展位展示了陽江特色風箏,,還向游客提供風箏制作的體驗活動,,由陽江風箏傳承人和老師傅解答群眾的疑問,并親手教授風箏制作,?!敖o傳統(tǒng)民間運動賦予新的含義與元素,有利于保護和傳承陽江風箏這一非遺文化,。只有讓更多人參與并熱愛這項運動,,陽江風箏才能飛得更高更遠?!标愑佬壅f,。
【策劃】嚴亮 黃恒福
【統(tǒng)籌】冼偉鋒 肖春承 丁文琪
【記者】梁煜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