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相關負責人17日表示,,廣東、福建等地遭受不同程度旱情,。目前,,全國農作物受旱面積123萬畝,有約10萬名農村居民因旱發(fā)生飲水困難,、192萬名城鎮(zhèn)居民正常供水受到影響,,主要集中在廣東東部和福建局部地區(qū)。
去年秋天以來,,珠江流域降雨持續(xù)偏少,,西江、北江,、東江,、韓江等流域平均降雨量偏少二成至四成,來水偏枯二成至七成。受其影響,,廣東,、福建、廣西等地遭受不同程度旱情,。
針對華南地區(qū)特別是廣東省嚴峻的旱情形勢,,水利部正在采取措施全力抗旱。
據氣象水文預測,,今冬明春珠江流域降雨將持續(xù)偏少,,各流域來水繼續(xù)呈偏少態(tài)勢,其中西江將偏少二成至四成,,北江將偏少三成至五成,,東江、韓江將偏少五成至七成,,加上部分地區(qū)水庫蓄水不足,,珠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續(xù)發(fā)展。
“停了四五天水,,今天凌晨終于來水了,。”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qū)龍洞地鐵站旁一家客家豬肉湯店的老板對記者說,,“印象里好多年都沒有停過這么久的水了,。”過去的幾天里,他們只能從旁邊的消防栓里打水用來洗碗,、拖地,,再購買礦泉水來做菜、煮湯,。

12月14日,廣州龍洞,,受連日停水的影響,,街道臨時打開消防拴供附近居民取水。
12月15日,,河源萬綠湖,自去年以來,,庫區(qū)降水顯著減少,,干涸的河床逐漸露出水面。向來雨量充沛的廣東,,已經干旱了很長時間,。2020年秋季以來,廣東東江流域出現了歷史罕見的干旱氣象,,至今未能緩解,,東江流域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約三成,東江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約七成,,導致東江流域遭遇1963年來最嚴重的旱情,,多地相繼發(fā)布供水預警。


每年的枯水期,,東江流域依賴于新豐江、楓樹壩和白盆珠三大水庫調配水源,,但持續(xù)的旱情之下,,廣東多個水庫水位持續(xù)下降,供給東江流域的水量相比往年也有所降低,,目前三大水庫蓄水量較往年偏少55%以上,,上游徑流的調節(jié)作用受到極大限制。
逐漸下降的水位讓景區(qū)的游船碼頭也隨之向水下移動,。
位于河源市的新豐江水庫,,目前水位已經下降至94.38米,,接近死水位。水庫四周黃土裸露,,有漁船橫在干涸的淺灘上,。當地60多歲的老漁民說,“這輩子還沒見到水位這么低過”。

今年入冬以來,東莞多次發(fā)布咸潮預警,,處于東江流域的東莞的供水廠內加強蓄水,,應對旱情。持續(xù)干旱的同時,,廣深莞等地的自來水供應還要面臨咸潮上溯的挑戰(zhàn),。東莞市水務集團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刁俊峰告訴記者,為應對咸潮,,東莞對水源水質開展24小時的氯化物指標監(jiān)測,,并采取“避峰搶淡”的舉措,在氯化物指標達到峰值前做好儲水工作,,在氯化物含量較高的時期則減少取水量,,保證自來水中的氯化物含量符合國家標準。氣象部門監(jiān)控數據顯示,,干旱,、咸潮災害預計將在今冬明春持續(xù)影響東江流域。深圳市水務局預測,,今冬明春期間,,該市用水量缺口平均為100萬立方米/日,本地飲用水源水庫應急儲備水量可以解決50萬立方米/日的缺口,,剩余50萬立方米/日缺口需通過全民節(jié)水壓減用水量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