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三角店店長栗耀 近幾年,隨著中山北部地區(qū)生魚育苗養(yǎng)殖戶的逐漸增多,,育苗成活率是個關鍵性難題,。 在中山北部地區(qū),,生魚育苗成活率普遍在0~3成,很少有養(yǎng)殖戶育苗成活率能夠保持在3成以上,,因此為大家?guī)硖岣呱~育苗成活率的方案流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清塘(曬塘底,,提高底泥氧化還原電位) 2、圍網(防蛙,、蛇),,然后在魚塘中間圍一個100~300平方米的圓形網,,高度2米左右,四周沿池塘邊再圍一張網(高度1米左右即可),。 3,、進水,、除野:加水至50厘米,,全塘潑灑茶麩水(即茶麩浸泡后的水溶液),,之后每天開5~6個小時的增氧機,至水面無茶麩泡沫,;也可以在潑完茶麩水2天以后將茶麩水排掉重新加注新水至少1.5米以上。 4,、增氧設備:在放魚苗的圍網內,,準備一臺小型水泵,,以及一臺葉輪式增氧機,葉輪式增氧機要求倒轉,,吃水5厘米左右(三條竹竿架起),。 5,、基礎設施準備:充氣泵,,花灑,,納米管打孔噴水,。遮陰網,,料臺,,太陽傘,,大紅盆等,。 6,、清除敵害生物:放苗前1~2天,一般先毒殺青蛙幼體和其他有害生物,,然后用“果酸類”解毒。 7,、檢測水質指標:要求亞硝酸鹽低于0.05mg/L,,氨氮低于0.3mg/L,下午pH值低于8.4,,多數魚塘在放苗之前pH值會偏高,,可以使用大量“乳酸菌+芽孢菌”處理。 8,、魚苗試水:一般試水1天時間,,成功的就可以放苗;不成功的可以嘗試換水或者使用“果酸類” 解毒調水,,然后再次試水,。 9、放苗:放苗前一個小時全塘潑增氧解毒抗應激產品,,解決下水應激大問題,,提高魚苗成功率(葡萄糖+多維類)。 基礎硬件→ 1、入水前圍網防天敵 【措施】:圍網>2米高,、圓形網為佳(如圖) 2,、調水謹慎用藥防堿高 【注意】茶麩/石灰/肥水→水濃/pH值高 (如圖) 3、提前1-2天試水+驗藻 控pH值 【措施】早上8-9點測水驗藻,,下午3-4點測水驗藻,,檢測pH波動越小越好 魚苗仔魚養(yǎng)殖生理,、生態(tài)特點: 1:剛出膜(3-4mm),,體內有卵黃囊和油球(第4日) ; 2:四天后(7-7.5mm),,平游,,口張開,有尋食行為(第8日) ,; 3:打包入塘后1-2日(8mm),,卵黃囊消失,集群習性,,主攝食輪蟲和枝角類 ,; 4:15天(10mm)全身變黃,“黃仔期”-及時過篩分級(紅肉) ,; 5:20-25天(14-20mm),,體色變墨綠色,分散活動,,及時過篩分級 ,。 1:黑芝麻→“小金眼” 【放苗1-2天左右】 關鍵管理點:【氣泡病為主】 (1)該階段最主要問題為各種應激(轉風,、溫差,、白撞雨等等)引起的飛邊,散群,。處理:前3天早中晚3次潑灑檸檬酸鈉類產品+葡萄糖類處理各種應激問題,,尤其中午1~3點大太陽,氣溫水溫一高,,氣壓一低天氣悶熱時最為嚴重,,可一天多次對魚群潑灑。 (2)堿性問題,,保持ph低于8.4是關鍵,,生魚苗對堿性尤其敏感??捎谩案乘徕c”遮光或大量補菌(乳酸菌+芽孢菌)培浮游動物控制ph值,。 (3)控制水流大小,,小金眼期魚苗體弱游動能力差,易被大水流打至網邊或岸邊造成損耗,,此時魚塘增氧方式以水泵射水為主,,盡量不開增氧機,因為水浪太大會將魚苗打到網邊而死亡,。 2,、“大金眼”,【放苗3~5天,,餌料為浮游動物】 管理關鍵點:【氣泡病+餌料】 (1)“大金眼”階段主要問題為開口餌料,,餌料不充足容易出現魚苗規(guī)格差異較大,養(yǎng)殖戶俗稱“大小魚”現象,。可以投喂適當的輪蟲,、枝角類或“多維+芽孢菌”等粉料充當開口餌料,。 (2)魚苗應激問題同樣嚴重,需早晚潑灑“檸檬酸鈉類產品+葡萄糖類”,。 (3)增氧方式仍為水泵射水,。 階段性難點:如何培育水蛛?(時間,?用藥,?份量?) 3:黃頭/紅頭 【放苗6~11天,, 餌料前期為水蛛,,后期以紅蟲為主 】 關鍵管理點:【氣泡病+餌料+溶氧(生理性缺氧)+腸炎 】 黃頭/紅頭前期:【放苗6-8天,水蛛為主】 (1)開口餌料是否充足適口,,放苗3天左右開始攝食水蛛粉,,開口餌料不足易出現“大小魚”,粉料可作為補充餌料 ,。 (2)各種應激大問題 ,。 (3)氧份問題,水蛛過多易出現缺氧,,消化障礙,。傍晚撒底加氧助消化 。 黃頭/紅頭后期:【放苗9-11天左右,,水蛛開始轉紅蟲 】 (1)攝食量增大,,轉紅蟲消化不良或腸炎問題高發(fā) 預防:“檸檬酸鈉類+蛭弧菌”進行預防(生物消毒),增氧抑菌,,傍晚撒底加氧助消化 (2)水蛛開始少,,水開始回綠變濃,,堿性問題、氣泡病等,。 預防方案:“乳酸菌+芽孢菌”穩(wěn)定水質,。下午高溫太陽猛時強力曝氣 。 (3)增氧機吃水可加深,,水流加大,,保持塘水足夠的流動性。增氧機仍以倒轉為主,。 4:紅肉 【放苗第12~19天,,開始起鱗, 前期紅蟲,,后期為冰鮮漿 】 管理關鍵:【氣泡病+溶氧+腸炎+轉料+寄生蟲+分篩 】 1)同樣腸炎(內服“蛭弧菌”抑菌,、底加氧助消化) 2)冰鮮漿易水濃易沉底,補菌穩(wěn)水(乳酸菌+芽孢菌),, 3)改底防蟲,,通過每天一次“溴氯海因”改底,堅持20天可以很好的預防蟲害,,基本全程不需要殺蟲即可達到防蟲目的,。 4)分篩是關鍵:一般在第10~12天第一次分篩,然后每隔5天左右分篩一次,,目的是降低自相殘殺,,提高成活率。 管理難點:如何轉料,?(轉料時間,?轉料比例?)【標準:1-2-3-5-7】 5:青鱗,,明鱗 【放苗20~27天,, 吃料猛,冰鮮+粒料】 關鍵管理點:【腸炎,,生理性缺氧】 本階段已到育苗后期,,開始投喂粒料需開始注意調理肝臟和預防腸炎等問題,易出現因投喂過量引起的急性腸炎和花肝白肝問題,。 剛轉粒料可喂3天腸胃套餐“龍膽+多維”預防腸炎,,傍晚依然撒底加氧助消化。 轉風變天時適當控料控制投喂量 腸炎問題最突出 (內服助消化+生理性缺氧) 6:定塘/開塘【放苗30天左右,,飼料為主,,冰鮮為輔】 管理關鍵點:【白嘴白尾,爛身】 經過3~5次刮魚出篩之后,,大多數養(yǎng)殖戶選擇魚苗規(guī)格在50~150尾/斤開塘養(yǎng)殖,,此時整個魚苗培育過程基本結束,。 具體育苗周期長短及各階段的時間主要受水溫(25℃)及天氣影響較大。水溫夠則整個育苗周期會明顯縮短,,魚大得更快,。 管理難點:如何順利過塘?,?,?過塘安全操作?,?,? 1:放苗前5天的應激飛邊是影響成數的最大因素,。 所以強調前5天需早中晚3次潑“檸檬酸鈉+多維/葡萄糖” 增氧,!壯身!抗應激,! 2:全程養(yǎng)殖三個關鍵點:【三者缺一不可】 1):氣泡?。ǔ苫铌P鍵點) 2):餌料(成長關鍵點) 3):缺氧(發(fā)病關鍵點) 1:基礎條件:>1.5米水深(注:越深越好) 2:水質問題:控ph值(遮光+菌控+流水) 3:體質問題:堅持內服保健增強體質
最近成立了生魚魚苗,、成魚銷售群
對接供需兩端,,歡迎掃碼加小編微信
注明:生魚通+姓名+所在地區(qū)+行業(yè)身份
(如魚中、流通商,、養(yǎng)殖戶、經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