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有一個蟲子很是囂張,,它就是薊馬,。
薊馬的危害高峰期有三個:3-5月,、秋季(9月),、11-12月,。
一般瓜果都在它“蠶食”范圍內(nèi):薊馬危害的范圍非常廣,,露天作物,、大棚作物都有危害,,特別是在瓜果、蔬菜上發(fā)生危害比較嚴重,。總而言之,,從大田作物到蔬菜再到果樹,它都能為害,。
薊馬具有趨嫩性,,取食植物的新梢,、新葉、嫩芽,、嫩莖,、花和幼果等幼嫩組織。比如果實受害,,會產(chǎn)生疤痕,,疤痕隨果實膨大而擴展,呈現(xiàn)不同形狀,、不同程度的木栓化,,使果實失去經(jīng)濟價值。嚴重時造成落果,。不止如此它為害作物的時候還會傳播病毒病,。1、藏的好:薊馬怕光,,白天潛伏(有時會躲在土壤縫隙里),,夜晚出來活動。在葉背和花中危害,,行動比較隱蔽,。2、跑的快:薊馬個體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 成蟲善飛能跳,可借助外力四處逃竄,,因此,,薊馬一旦發(fā)生,擴散很快,,防治困難,。3、生的多:從卵到成蟲僅需14天,,世代更替快,,一年發(fā)生7~8代,1~2代發(fā)生就已經(jīng)較為齊整,,以后會世代重疊,。4、溫度好:其適溫為23℃~28℃,,球季氣溫正當時,。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濕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濕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
對于異常頑強的薊馬,,如果我們還用一般的藥劑來進行防治,可能效果不會太好,,推薦大家使用的防治藥劑有:氟啶蟲酰胺+吡蟲啉或者啶蟲脒+精油,,乙基多殺菌素+啶蟲脒、螺蟲乙酯+吡蟲啉,、聯(lián)苯菊酯+噻蟲嗪等,,通過多種藥劑復配,效果相對比較好,。1,、短時間(用藥1-2次后)輪換用不同類型農(nóng)藥,延緩薊馬抗藥性的產(chǎn)生,,提高防治效率,。2、發(fā)生初期就要嚴防,,不然后期發(fā)生量大很難防治,。3、如果危害的薊馬是在葉片上,,看什么時候多就什么時候打,;如果危害的薊馬是在花上,要早上花張開的時候打,,效果會很好,。在葉背和花中危害,建議打藥重點噴葉背和有花的地方,。4,、白天還會躲在土壤縫隙里,建議打藥噴完植株,,再對地面噴一遍藥,,可以減少爬到植株上的薊馬;5,、薊馬除了有晝伏夜出,,趨光的習性。它還喜甜,,建議在打藥時抓住其晝伏夜出的習性,,選擇早上或是傍晚用藥,同時每桶水加入50克白糖,作為引誘劑,。
6,、冬季及開春清園期進行一次清園,薊馬會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清園期對越冬的薊馬進行一次大清除,,消滅卵,、蟲在內(nèi)的薊馬。7,、薊馬成蟲主要產(chǎn)卵于花瓣,、萼片和幼果等位置,若蟲孵化后在幼果萼片下取食,。春梢期(3~6月)嫩梢不宜用高毒的藥劑且薊馬具有趨嫩性,,宜加有內(nèi)吸性成滲透性的殺蟲劑。薊馬雖小危害很大,,減少經(jīng)濟損失,,必須做好防治。